s 科研天地--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

让核心素养落地 让“六小”公民成长 ——丰台一小第二届“遇见·成长”教育教学论坛 (第二场)

选择字体大小:

 让核心素养落地    让“六小”公民成长

——丰台一小第二届“遇见·成长”教育教学论坛

(第二场)

 

224日下午,丰台一小教师聚首报告厅开展第二届“遇见·成长”教育教学论坛的第二场交流活动。本场活动再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分享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室主任、副研究员,李新翠博士,教育论坛专家组成员杨树山、李长臻参加了本场活动。

圆桌会议一:青年教师成长之路

 

 

 

有学者曾经有这样的研究:教师的专业发展通常要经过三个持续发展的阶段:新任教师从仅仅具备专业知识、专业技能和感性专业情感,发展到具有成熟的教育专业理念和教育机智,拥有深刻而高尚的专业情感和较高科研能力的过程,通常需要经历12年的适应期、23年的成长期和510年的成熟期。而在这一个过程中,青年教师在关键阶段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的必备品格是怎样的呢?

就此话题,李建敏主任与张徵羽、王妍、牛京京、王雅杰、杨颖、吕娟、张琦7位教师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。几位老师的成长经历,彰显了青年教师敬业、勤学、善思的教师成长必备品格,同时分享了自我规划、教学相长、集体教研、教学研究、科研提升等促进专业成长的路径。

青年教师是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生力军。未来,学校会遵循以需为本,深度融合,能力支撑的原则,为青年教师搭建更为多元的发展平台。希望丰台一小的青年教师能善于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淬炼自己、展示自己,在教学实践中成就更好的自己,成就更好的学校。

 

圆桌会议二:一线教师如何平衡好科研和教学 

 

科研是教学的“源头活水”,课题研究对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学校的科研活动旨在引领教师以科研的思维开展教育教学研究。作为一线教师,如何平衡好科研和教学?围绕这一话题,张红英副校长和段莲英、高和春、李桂玲、李珍、王红、孔晓燕、康华7位老师就“为什么要开展科研”“课题从哪里来”“怎样做好课题”三个追问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与思考。

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。“问题即课题、让研究走进课堂”,教师天天与学生在一起的教育“活动”和“过程”,正是我们的实践沃土。科研课题来源于课堂教学,来源于学生,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的审视和反思。反之,以课题研究破解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。教学与科研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平衡科研与教学的不二法门。

未来,期望老师们以科研的思维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,逐步渗透并走向以科研思维推进工作的方式,促进专业发展,更好地服务于学生。

 

最后,与会专家李新翠博士对老师们的分享活动进行了点评。李博士从老师们真实的、富有深情的、深刻的思考,以及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经历和感悟中,对教师的精神风貌、使命担当、责任意识、专业素养、团队协作等方面给予了充分地肯定。她指出教师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四点:一是,始终贯彻学习;二是,要具有自主自觉发展的意识;三是,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;四是,主动协同合作的意识。同时,李博士就学校在建立健全科研工作体系,以科研引领、赋能发展等方面对学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。

老师们的实例分享,陈博士的点拨提升,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,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给予了方法和策略的引领。鲜花在前面,我们在路上!让我们一起努力,以学校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!